反渗透阻垢剂在电厂中的使用
反渗透膜系统污堵后,我们可以选择对膜进行清洗。那可不可以在污堵前,进行预处理?来减少对膜污堵的情况?
今天以反渗透用水为长江地表水的某电厂举例。
而反渗透胶体污堵是一种普遍现象,不管是地下水还是地表水,总含有铁铝胶体、硅胶体、有机质胶体,预处理时加入的混凝剂,助凝剂,阻垢剂等形成的胶体,这些都可能沉积在膜表面形成胶体污染。使系统压差增加,产水量降低,脱盐率下降,其中水中溶有的二价铁、锰等还原性物质,还有系统中产生的金属锈蚀物等遇有空气或氯可能发生氧化和沉淀,而形成Fe(OH)3、MnO、重金属氧化物等不溶性胶体和微细沉淀等,导致膜的氧化和堵塞,且很难恢复。
首先要了解反渗透膜污染形成的原因:
(1)对流沉积:反渗透膜过滤是一个“错流分离”过程,纯水穿过膜孔,而含有各种污染粒子的浓水高速流过膜表面,膜对粒子的吸附叫“对流沉积”它是反渗透膜污染的主要原因。(2)浓差极化:浓差极化会加快膜的污染。因为浓差极化造成邻近膜表面溶质的浓度快速升高,引起边界层流体阻力增加(或局部渗透压增加),导致传质推动力下降,产生污垢沉积。(3)截流物阻挡:截流物加快了膜的污染。例如,螺旋卷式膜及平面板式膜的料液流道间有一层塑料隔网,起支撑膜和增大湍流的作用,但同时也造成截流,污染物受隔网阻挡,迅速沉积下来。
反渗透膜运行时,盐类的浓缩是反渗透膜结垢的主要原因,即浓水中它的浓度积超过了该条件下的溶度积,而又没有采取合适的防垢措施则可能结垢,因此控制合适的进水条件(温度、pH等)、降低系统的回收率和使用合适的阻垢剂可防止结垢物质的生成。当浓水中的SiO2
过饱和则可能聚合形成不溶解的胶体硅或者硅胶而引起结垢,温度、pH对SiO2溶解度影响较大,硅垢一旦形成非常难于去除,应严格控制系统回收率和进水温度,采取有效的抑制措施防止硅垢的形成。
由于该厂反渗透用水为长江地表水,水中悬浮物、胶体含量较多。这些物质容易在在膜表面及内部形成污染堵塞,使膜性能下降,并造成进水压力升高、产水量下降。因此,须采取适当的给水预处理措施,严格控制反渗透装置的进水水质,以减少悬浮物和胶体对膜的污染。
针对原水的这个特性,该厂反渗透装置设计并安装的预处理设备为:多介质过滤器、活性炭过滤器。用于除去原水中的悬浮物和胶体,以满足反渗透系统给水对SDI、浊度的要求;并能有效的去除进入反渗透NaClO,同时起到了保护反渗透膜的作用。
同时,除铁、锰等的措施,一般采取氧化、曝气、凝聚、澄清、过滤的方法,以防止胶态铁、锰对膜的危害。
对于较易形成的碳酸钙垢,早期的阻垢措施主要是采取加酸处理和加无机阻垢剂六偏磷酸钠防垢,但六偏磷酸钠对SiO2几乎无阻垢作用,且在溶解箱中存在水解问题,不但影响其阻垢效果,转化的正磷酸盐不但是微生物的营养源,还可能生成磷酸钙垢。且加六偏磷酸钠系统易堵,加酸装置的维护量大,操作环境差。
后期采用有机复合反渗透阻垢剂一般比无机反渗透阻垢剂效果更好,使用也更简便,该厂采用的有机复合反渗透阻垢剂,既可以减少加酸设备投资又可以降低运行成本、改进操作环境。在使用前针对进水水质进行了阻垢模拟试验,在掌握了一定的试验数据与合适的加入量的基础上,并注意监测了浓水水质情况和反渗透装置的运行情况。
反渗透装置是电厂除盐水系统的重要装置,要保证其良好的运行状态,保证反渗透与预处理系统的正常而有效,就须根据实际进水水质情况,进行各方面水质分析,采用适当的预防措施防止反渗透膜的污染,并及时进行有效的化学清洗,有效得延长反渗透运行年限。